昆明学校大全昆明大学大全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650000
  • 网站:
点击查看“昆明医科大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1933年,昆明医科大学前身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建立。

1956年,昆明医科大学建院。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院校。

1996年,获准具有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资格。

1998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0年和2003年,分别成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单位。

2005年,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招收药学专业硕士生。

2006年,批准为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9年,获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新增第二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1年,获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医学副教授职称评审权和留学生招生权。

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 

2013年10月,举办“昆明医科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昆明医科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4所直属附属医院,本科专业23个。[4-5] 

专业设置
二级学院本科专业
基础医学院卫生检验、营养学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
口腔医学院麻醉学、口腔医学
法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药学院药学专业、药物制剂
护理学院临床药学、护理学专业、康复治疗学
人文学院法医学
继续教育学院市场营销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法学专业(医事法学方向)
海源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临床肿瘤学院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肿瘤方向)
国际教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专业
第二临床医学院卫生检验、公共卫生与营养学
资料来源: 
直属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四属医院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3门,省级重点学科7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2个,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

站。

国家重点学科:口腔医学,药学,法医学

云南省级重点学科:医学临床与基础,药学,生物学,护理学 ,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口腔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临床医学,口腔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云南省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双语示范教学1门。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中心

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影像临床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学实验中心,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云南省级双语示范教学:微生物学

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级别课程名称级别
法医病理学

国家精品课程

口腔修复

云南省精品课程

解剖学

云南省精品课程

检体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

神经病学

皮肤性病学

医学伦理学

儿科学

师资力量

截止2010年底,学校有教职员工1332人,专任教师1172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

校园风景(8张)

学位的有64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0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4人,副高级职称262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551人。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9人入选,省级特聘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及教学团队8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

学校有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2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全国百名优秀医院院长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66人。荣获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1人,高等学校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带头人14人、后备人才32人,省级教学科研带头人10人,聘请兼职知名专家及两院院士47人,其中两院院士13位, 4个省级教学团队 。

云南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负责人
法医学教学团队

趁丽萍

口腔医学教学团队

李璞

妇产科学教学团队

马润玫

神经病学教学团队

朱榆红

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协作,已同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泰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的近4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授予38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为学院名誉教授,接收缅甸、法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加拿大、台湾、柬埔寨等留学生及短期学习学员。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

校园风光(18张)

《china MTP医学信息网》、《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及《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等10余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04年首次和2006年、2008年共三次被中国科技科学技术信息权威机构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9年获得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及云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5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13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馆纸质藏书931,778册,电子图书950,802册,DIALOG国际联机数据库600余个,国内外学术数据库16个,包括CBM、CNKI、MEDLINE、OvidSP、BMJJournalsCollection、WELLYCochrane、万方、维普等在内的全文数据库。 

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1个,云南高校重点实验室

昆明医科大学校园风景(5张)

4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研究所2个,云南省研究中心20个,云南省研究室6个。 

云南省级重点实验: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药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研究所:云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云南省神经与精神医学研究所

云南省研究中心
云南省神经与精神医学研究所心理治疗研究培训中心

云南省大肠癌临床研究中心

云南省急诊医学研究中心

云南省口腔颌面外科研究中心

云南省骨关节外科研究中心

云南省围产医学保健研究中心

云南省皮肤病性病临床研究中心

云南省视光学研究中心

云南省医学影像临床应用研究中心

云南省儿童内科疾病研究中心

云南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

云南省肝胆胰外科临床研究中心

云南省亚低温治疗研究中心

云南省康复医学研究中心

云南省烧伤研究中心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研究中心

云南省肿瘤化疗研究中心

云南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研究中心

云南省牙病防治研究中心

云南省神经与精神医学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云南省研究室
云南省神经与精神医学研究所脑血管疾病研究室

云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冠心病基础研究室

云南省泌尿外科研究室

云南省皮肤病性病临床研究中心红斑狼疮研究室

云南省护理学研究室

云南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研究中心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研究室

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部委级科技奖励17项,省级科技奖励特等奖及一等奖11项。从2008年至201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三位,年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 

1993-1999年,有24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及省部、厅级奖。治疗哮喘的新药“鞘蕊苏口服液”、上呼吸道感染的“灵丹草颗粒”取得卫生部新药证书,并成功转让。1993-2000年SCI录入论文109篇,科技成果获奖数多年名列全省高校和卫生系统榜首。

部分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年份奖项
泌尿外科微创诊疗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2014年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

心血管和肺癌生物材料抗细菌感染研究及其应用

光损伤性皮肤病防治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2013年

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资料来源:[18-19] 

文化传统

校训

崇德、精业、团结、奉献 校训

校徽

昆明医科大学校徽如右图所示:

释义:昆明医科大学新校徽设计图由以下图案元素共同组成:圆形图校徽

案、藏青蓝的主色调、蛇杖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变形体、标有“昆明医科大学”校名的绶带、环绕蛇杖的孔雀羽翎、校名绶带下的台阶、环绕图案的英文校名、建校年代。

圆形图案。象征完整、圆满,展现学校包容、博大、团结的精神。

蛇杖(蛇徽)和DNA双螺旋变形结构。蛇杖(蛇徽)是医学的标志和徽记,人们也称之为“蛇徽”,其由来已久,且有特定的意义。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史诗中赞颂的民间医生阿斯叩雷波手持一根盘绕着灵蛇的神杖,云游四方,治病救人,特别受人拥戴。后世出于对神医和灵蛇的崇敬,也为了纪念阿斯叩雷波,便以“蛇绕拐杖”作为医学标记,象征医学的权威。在校徽中突出蛇杖元素,用以展现学校医学教育的内涵和本质。结合DNA双螺旋变形结构,更加彰显医学教育的特征。同时,蛇杖(蛇徽)和DNA双螺旋变形结构的结合,图案新颖,与其它医科院校的校徽比起来,使得我校的校徽极富个性。

学校中英文名、建校年代。“1933”使学校创建年代一目了然,标明学校的悠久历史。中英文校名、中文校名字体,是对原校徽设计元素的传承。建校年代是新增加的设计元素。校名中文字体和创建年代是在校徽中对学校历史文化元素的一种体现。

色彩。在色彩搭配上采用的是藏青蓝为主色调,宁静平和,象征对生命的珍爱,彰显医学目的,视觉效果上也显得美观。

孔雀羽翎。是对旧校徽中孔雀图案这一设计元素的传承,彰显学校的地域特色。校名绶带下的台阶寓意学校不断发展和攀登。

校名绶带下的三级台阶。三级台阶分别寓意学校1933年创建奠基云南高等医学教育、1956年独立建院发展壮大和新时期建设呈贡新校区、努力建设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推进学校大发展,浓缩学校厚重历史、辉煌历程和发展目标。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王灿平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松

党委副书记

李世碧

纪委书记

张 俊

副校长

李燕,戴江明,董峻,周佳、吴红明、徐绍琼

(2015年12月数据)[21-23]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